一线医务人员

大爱无言,“白衣”最美

——记我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团队
时间:2020-02-21

2月15日,雪后初霁,明媚的阳光洒向大地。

午饭过后,我市首例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方某坐在窗前晒起了太阳。“出院半个月了,身体恢复得不错,一切都在慢慢变好。”他脸上挂着微笑,对未来满怀期待。

这一天,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定点医院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再传“捷报”:又有2名患者康复出院。截至当天下午,我市累计出院病例14例,报告确诊病例29例,无死亡病例,治愈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这亮眼的数据背后凝结着我市医疗救治团队的心血和汗水。疫情袭城,战斗的号角吹响,白衣“勇士”们迅速集结,全力奋战,打了一场漂亮的战“疫”。

图为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连续奋战半个月的首批医护人员。

优质资源,“火线”集结

“把床旁超声机推到重症病室,马上给病人做个B超。”“用床旁X光机给病人拍胸片。”记者在市三院见到陈光时,他正一手拿着对讲机,一手拿着手机,“两机通用”地解决问题。“每天打电话打得耳朵疼。”刚刚挂完电话,他又匆忙来到远程会诊室,参与专家会诊。

今年55岁的陈光是廊坊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医院”)副院长,也是定点医院的医疗救治总指挥。从事医疗工作35年的他,今年1月27日临危受命,1月28日就带领团队进驻到了市三院。

陈光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吃住也都搬进了医院。“此次医疗救治取得好的效果,源自我们工作有序高效、应急保障到位、医护人员个个舍‘小家’为‘大家’,展现出了咱廊坊人的拼搏精神。”陈光说。

为了让各条线运转更顺畅,市三院成立了医疗救治、综合协调管理、后勤保障三个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刘政,是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也是廊坊市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和陈光一样,接到命令后,市三院成了刘政的“主战场”。

作为一名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的“老大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又一次站了出来。自1月21日专家团队组建完毕后,刘政几乎没回过家,多数的深夜都在参与会诊,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

以刘政为首的专家组共有66人,由全市三级医院呼吸、重症、感染、影像、检验、院感、中医等专业医生组成,集结了全市最优质的医疗资源。

救治病患,他们坚持“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原则。“虽然国家有诊疗方案,但那是纲领性文件,具体到每一名患者,还会面临新的问题。所以我们细化救治措施,给每名患者制定专门的治疗方案,还会随时根据病情调整,确保他们得到最科学的救治。”刘政说,团队的默契配合让他感动不已,他们会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2月15日,第三批来自市县两级医院的28名医护人员,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集合完毕,进行培训后将进入隔离病区进行救治工作。图为医护人员正在进行防护服穿戴培训。

争分夺秒,全力医治

在市三院远程会诊室,进行着一场特殊的采访。由于医护人员身处隔离病区,记者与他们的交流是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完成的。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把病人治好。”作为市三院感染病区的主任,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永华,已经在隔离病区坚守了18天。按照医护人员轮换的标准,赵永华早应该撤下来了,但他却主动申请继续留守。

在隔离病区,每名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天下来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我们的医生、护士都很辛苦,但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解决了各种困难。”赵永华说。

“这几天虽然病人的数量在下降,但又出现了一例重症,我们的工作压力依然很重。”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红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救治重症患者,他们成立了由4名医生和8名护士组成的重症团队。

重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病情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床旁护士一刻不离地陪护。翻身、吸痰、口腔护理、给药、置管路……这些近距离接触重症患者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感染风险。“很多护士年龄很小,自己还是个孩子,但她们没有一个人退缩,都很勇敢。”说着,李红哽咽了,护目镜上出现浓密的雾气。

张瑜,就是护士长口中的“孩子”之一。1997年出生的她,是市医院消化科的一名护士,刚刚参加工作一年,这次她主动请缨来到了战“疫”第一线,并成为了重症团队中的一员。“我没有顾虑,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让疫情早点过去。”张瑜的声音里满含希望。

医护人员为患者挽回了健康,也注入了信心。

“害怕、恐慌、迷茫……”说起自己刚被确诊时的情形,方某仍心有余悸。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料让他紧张的情绪慢慢放松下来,也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方某肠胃不好不能吃米饭,工作人员就特意换成了热腾腾的花卷。刚住院时精神紧张,医护人员就在治疗、查房时耐心为他作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很不容易,每天冒着危险无微不至地照料我们。看到他们因为长时间工作累得直不起腰,我特别心疼。”方某说,由于防护措施所限,他看不清救治自己的医护人员模样。待疫情过去,他要找到这些“恩人”当面致谢。

2月15日,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区内,临时应急病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疫情不止,接力不息

只要还有病患,战“疫”就不会中止。

2月15日,是市定点医院第三批医护人员上岗的日子,当天又有一批白衣战士走上战场。

早晨7点半,2岁的儿子还在梦乡,市医院护士宋雪颖轻轻在孩子脸上亲了一口,在客厅蹑手蹑脚收拾完行囊,强忍着眼泪走出家门,没敢再回头多看孩子一眼。这一走,她预计一个月不能回家。

市医院护士王悦喜欢把自己做的一手好菜“晒”在朋友圈,但最近她特意在手机里留了几张照片没“晒”,准备等上岗了再发,“我没告诉父母去一线,准备这几天陆续在圈里发点照片骗骗他们,让他们以为我还正常上班呢。”

当天共有来自市、县两级医院的28名医护人员正式上岗。作为替换,已经连续奋战半个月之久的第二批医护人员从岗位上撤下来,进行调整休养。

“拿过接力棒,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打赢这场硬仗!”廊坊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井聪聪信心满满。

医疗救治昼夜兼程、前仆后继,临时应急病区建设也正快马加鞭、全速推进。

在市三院西南方向的空地上,冰雪未消,机械轰鸣,200余名戴口罩的工人正紧锣密鼓进行施工作业。

“应急病区的设计和建设与火神山医院相似。我们现在按小时倒排工期,每天24小时赶工,计划月底建成投用。建成后会比市三院现有病床增加一倍。”市三院党委书记程洪柱说,临时应急病区建成后,可有效提高我市“抗大疫”的承载能力。

硬件支撑到位,医患同心协力,迎接风险考验,我市将更加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