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医务人员

市红十字心理救援服务队队长张晓丽:“心理干预”筑起战“疫”的“心灵避风港”

时间:2020-03-20

“最美的声音是你们出征前的铿锵誓言,最美的画面是‘逆行者’的坚强背影……向平凡而伟大的白衣战士致敬!”这是市红十字心理救援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创作的诗歌《战士归来》。3月8日晚,张晓丽带领10名志愿者来到集中隔离点,为即将解除隔离修养的24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对一”心理疏导,并一起为医护人员朗诵了这首《战士归来》,用特殊的方式向回归家庭的一线医护人员表达敬意。

张晓丽从业30年,是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工作经验丰富,多次参加国家应急救援工作。她是首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专家,同时兼任廊坊市心理学会会长。“首次心理疏导应先建立关系,采用‘听、说、问、答’的方式,以倾听为主,让他们释放情绪,然后挖掘可利用的心理资源,加强身心调适。”张晓丽介绍,目前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分为三类,有高恐慌群体、高代入群体、高回避性群体。除了医护人员,广大公安干警、基层和社区一线工作者等群体也需要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

疫情发生以来,张晓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她说:“市红十字会的心理救援服务队是去年成立的,平时做的心理干预都是在练兵,这次实打实地派上了用场。1月26日,接到市红十字会的心理救援任务执行指令,一个多月时间里,志愿服务队很快从疫情发生时最先召集到位的15名队员,迅速发展到了100多人。主要为一线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居民、集中隔离点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疏导与救援服务,缓解人们紧张、恐慌、焦虑和抑郁情绪。”

面对疫情,很多居民出现了焦虑、失眠、害怕等心理反应,为了保障全民心理健康,张晓丽积极与市红十字会和市卫健委12320等相关负责人沟通联系,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1个团队采用3种行动”的“3+1”联动方式,开辟了疫情防控三条线(市卫健委12320卫生健康24小时咨询热线、通过微信建立“温馨在线”、心理热线延伸线)心理救援模式。

全市广大公安干警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精神高度紧张。为了帮助他们舒缓身心,缓解工作压力,从2月25日起,张晓丽组织志愿者成立了疫情防控公安干警心理疏导小组,连夜为公安干警设计了减压预案,送上最温暖的“爱心套餐”,内容涵盖减压放松、情绪管理、心理调节、危机干预、家庭与工作关系平衡、家庭内部关系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截至目前,张晓丽和她率领的市红十字心理救援服务队已为全市上百人提供了心理疏导和救援服务,分享的心理疏导和救援知识受益上万人。

张晓丽一直惦记着我市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由于他们正奋战在武汉一线,没有时间直接接受心理疏导,市红十字心理救援服务队采用发放心理咨询卡的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压力。“心理咨询卡每张价值2000元,总价值10.8万元,我们将全部捐赠给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其本人及家属可以在有效期内随时咨询遇到的各种心理、家庭问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张晓丽说。

“下一步,志愿服务队还将针对不同的群体,继续‘爱的延续’。”近期,张晓丽又有了新的心理服务计划,将结合中小学不能复课、家庭教育问题突出等矛盾,组织老师设计、录制亲子教育相关课程,投放到教育平台上播放。同时,将经验、模式延伸到各个县(市、区),进一步覆盖到周边城市,让更多人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