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早上,市区银都饭店院内一派欢腾。沐浴着春日晨光,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宋亚坤为摘下口罩的女队友们悉心涂上口红,然后大家一起合影,记录下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这一天,前两批返廊的39名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正式解除隔离,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终于等到拥抱时刻
“我想你们了!”“咱们马上就又能并肩作战了。”市中医医院的马京梅下了夜班就急匆匆赶到银都饭店,为的就是第一时间给分别近两个月的同事们一个拥抱。“他们奔赴武汉,奋战一线,我非常惦记他们。知道他们今天解除隔离,我一定要赶过来看一眼,抱一抱他们!”
“妈妈,妈妈……”一看到刚下楼的胡波,赵宇婷就欢快地叫着扑了上去。胡波一把将女儿搂进怀里,眼里泛起泪光。隔离期间,赵宇婷每天都要跟妈妈视频,就等着能把妈妈接回家的这一天。为了迎接妈妈回家,她特意在自己的口罩上写上了“喜悦”两个字,还精心绘制了一张小卡片,画里她跟妈妈手牵着手,还写着“妈咪,我爱你!”胡波的丈夫赵晓东解释,小卡片其实是女儿为妈妈准备的生日礼物——4月2日正好是胡波的阳历生日。“因为抗击疫情,今年她的农历生日和阳历生日都没好好庆祝,等回家我们再补上。”
人群中,宋亚坤的母亲张瑞红眼眶红红的,却嘴角含笑看着女儿与队友们拍照。一大早,她跟儿子从大城出发来到廊坊,就等着接女儿回家。“她爸今天忙,没过来,在家盼着呢!”张瑞红说。“回去这几天就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养好身体,回到岗位后继续好好工作。”疫情期间,宋亚坤的父亲宋景田一直在村里的疫情防控检查站值守,父女俩并肩作战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解除隔离后,各医院都会给队员们一段时间休整。1995年出生的护士麻义林计划回一趟甘肃老家。出征前,父母对他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得有付出和牺牲,我们相信你,也以你为荣。”这些话,他一直牢记心中。在武汉战“疫”满一个月时,按规定可以休息几天,但他写下请战书申请延长值守期,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抢救生命的最前沿。“我要告诉他们,我没有让他们失望,无愧于我的职业。”麻义林说,他现在最想看看父母,抱抱他们。
队员贺新竹想第一时间赶回石家庄老家——在她奔赴武汉的第十天,父亲病倒了,家人怕影响她工作隐瞒了消息。回到廊坊后,她才知道了父亲生病的事。“他现在情况不太好,我就想快点回去看看他,爸爸知道我要回家了也特别高兴。”贺新竹红着眼眶说。
“缺席”的约定依然美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疫情吹响集结号,“白衣战士”们不顾一切,冲上前线,和家人朋友的约定只得暂时搁浅。
1月24日,正值除夕,杨士春在香河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值班,直到2月21日出征武汉,期间他只在家住了两个晚上。3月4日,在武汉的杨士春收到一封来自女儿杨紫嫄的信。女儿在信中说,她不喜欢今年的春节,全家人都没有在一起好好吃一顿团圆饭。他跟女儿约定,明年除夕一定在一起过个团圆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陪陪家人,“离开这么多天,确实挺想他们的。”
队员冯读喜说,解除隔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践行和孩子的约定,好好陪陪爱人和孩子,带他们去郊游,然后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冯读喜说:“我去武汉之后,科里人员紧张,同事们都很辛苦,我回去要多干点,让他们也休息一下。”
疫情期间,与队员王立同样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的7位同学,代表不同医院参加了当地所组建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武汉支援期间,我们一直没机会相见。我们约定,明年一定再回武汉,大家一起回顾‘并肩作战’的情景。”王立说。
“重返战场” 再立新功
“致敬最美逆行者!感恩有你!”4月1日,曾服务于武汉江岸方舱医院的队员们惊喜地收到了患者们送来的徽章。宣园园说:“这不仅是一枚徽章,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会尽快返回工作岗位,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科室负责人,前段时间我一直没顾上科室的工作,现在我回来了,会尽快投入到工作中。”队员李金泉说,在武汉奋战期间积累了很多经验,回到工作岗位后,可以分享给同事们,大家互相学习。
隔离期间,队员杨航一直捧着厚重的《ICU工作手册》仔细研读。这个“90后”小伙子说,在武汉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决定充分利用时间加强学习,等返回岗位后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来想回家陪陪父母,但怕影响接下来的工作,只好暂时推迟。因为我的父母也都是医务工作者,一辈子奉献在医疗战线上,他们能够理解我。”王立说,他会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将在武汉积累下来的经验,用到实际工作中。
“今朝凯旋,荣耀三河”“接霸州支援武汉英雄回家”……大红的标语格外醒目,各县(市、区)纷纷派出专车接英雄回家。随着一辆辆车从银都饭店院内平稳驶出,队员们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
“家里人都等着呢!我们会一个个把他们平安送到家!”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李立新说。